迎接生命的一雙手_[生活偶得]-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有感
by 陳怡蓁, 2012-08-31 18:54, Views(742)
生活偶得
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有感
周日午後,春雨綿綿,獨坐案前。
耳邊,馬友友雄渾而又細膩的大提琴詮釋著古老的日本歌謠──櫻花。冥想中,彷彿置身璀璨盛放的櫻花樹下,片片白色花瓣,隨風飄落,一時之間不覺有「念天地之幽幽,獨滄然而淚下」之感。
手隨心動,鍵入櫻花的關鍵字,網路上一陣搜尋,螢幕上立時呈現櫻前線──日本各地櫻花開放情況的報導。
馬友友、日本歌謠、幽州台賦、網際網路,這個東方與西方交會的情境,藝術與科學的混合,或許恰可做為自己質性的解析。
求學以來,沒有一刻偏離追求醫學的軌道,然而成長過程,廣泛地閱讀,章回小說、科技報導、世界名著無所不看,倒也填充了一些人文背景,遺憾的是音樂、美術未曾接觸,只有欣賞旁觀的份。
不過,在追尋自然真象的過程中,始終執著於「真」的追求,也許只有渺小的成果,但那份「原創」的滿足感,恐怕也與藝術家完成作品之後的感受相去不遠。
欣賞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呈現出來的醫學真象,恰如欣賞早春盛放的櫻花一樣,除了視覺的美感,更有一番心靈的震撼。
求真、真美,也許不若「求生存」的蟑螂哲學來得實用,然而,沒有「真」與「美」,就沒有「卓越」,也許也就沒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