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三
蔡世峰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主任)
我認識謝豐舟醫師已經超過二十年,但接觸較多則是最近的事。
基因體世代已經來臨
廿一世紀是基因體的世代。過去十年來科學家完成了我們(人類)自己的全部基因體序列,也掌握了近百種生物的基因體序列:包括微生物、酵母菌、線蟲、果蠅、小鼠等在演化上具有代表性的生物。除了瞭解不同物種間基因演變的歷史,我們也可以更深刻體認不同個體間基因序列的差異。拜受人類基因體計畫(The Human Genome Project)帶動遺傳學研究熱潮的影響,生物醫學蓬勃發展的榮景應該指日可期。未來,基因科技對個人與社會的衝擊將日益顯著,其中又以基因檢測的應用以及族群與基因之關係最為重要。
基因與個人健康福祉的關係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普通常識。什麼是基因? 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位,在化學本質上是DNA分子上具有功能的一小段。如果人類基因體是一本書,染色體是個章節,那麼基因可說是個句子。人類體細胞帶有二套染色體(生殖細胞除外),各別有23個源自父母的染色體; 而個體的生殖細胞,則帶有這二套染色體的一半,當與另外一個生殖細胞結合,又將完成一個完整的雙套染色體組合,隨著生命代代傳衍,這樣1+1=2,2又分為1,周而復始的循環,就是遺傳的基本道理。
你的基因 我的基因 大家的基因
生命的源頭,可能由簡單形式開始,經過億萬年的改變,地球上可能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生物,我們人類僅是其中一種,從350萬 年前開始,經過 17萬5千 代 的繁演 (每代以20年推算), 地球上已分出許多膚色體型相異的人種,你、我、大家都是其中的一個獨特的個體,各自有不同的基因體序列(同卵雙胞胎是個例外)。雖然我們帶有共同的基因體序列,彼此之間約有千分之一的差異。研究個體間基因體的差異以及基因變異在族群的分佈,還有這些變異與生物特徵(包括得到疾病之風險)之關係,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人類基因體計畫所產出的資訊與科技讓我們有效地瞭解你我(個體)的基因,以及大家(族群)的基因。如何使基因科技造福社會,保護個人,則有待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思考。
有感情、有思想、有辦法
謝醫師的書讓我再次有機會了解他對基因體科學的熱心支持與對醫學教育的認真態度; 他的新作中各有近一半的篇幅在這兩個題材中發揮。透過閱讀、觀察、與思考的途徑,他就基礎生物學(基因、遺傳、發育)及臨床醫學(教育、醫療)提出精闢的見解,並且以詼諧的筆法點出現實制度中的荒謬與缺失。從私下談話與書中論述中,我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