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高危險妊娠
B太太,三十四歲,懷孕六次,可是膝下猶虛。六次懷孕當中,三次早期流產,三次則是七、八個月胎死腹中。雖然遍求名醫,甚至遠赴日本也找不出個解決之道。有個算命先生說他們夫妻命中註定無兒女,要他們不必強求。要不是B太太生性樂觀,心廣體胖,恐怕早就住進精神病房。由於傳統家庭的壓力,B太太雖然屢戰屢敗,仍然鼓起勇氣再試一次。筆者看到她時,她已經懷孕第二十八週,除了體重超重、血壓微高及輕微糖尿病之外,似乎沒什麼大毛病,染色體及其他種種檢查也還好。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的發育尚可,而且沒什麼畸形。
鑒於過去極壞的「生產史」,筆者特別提高警覺,每週二次以胎兒監視器檢查胎兒的情況,每週一次檢查媽媽尿中的荷爾蒙來測定維持胎兒生命的胎盤是否具有正常功能。另外,每週一次的超音波檢查更可讓我們了解胎兒是否正常生長。筆者也吩咐B太太每天自己注意胎動,因為胎兒在出事前常有胎動減少的現象。B太太也極為合作,按時地來接受各種檢查。
一週一週相安無事地過去。到了三十二週,一天晚上,B太太來電話說,她一天都沒有感覺有什麼胎動。筆者馬上連夜以胎兒監視器檢查胎兒心跳,發現胎盤功能確實有不足的現象,以致胎兒心跳呈現早期的缺氧變化。超音波檢查也顯示胎兒體重約有一千五百公克左右,因此筆者決定緊急剖腹生產,否則以前的「胎死腹中」必將重演。
一聲令下,各方人馬到齊,幾分鐘之內,一個一千四百公克的女嬰呱呱誕生。檢視之下胎盤已有部分剝離,若再拖個一天,恐怕小命不保。一千四百公克的嬰兒在現代的早產兒照護之下,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四個星期之後,B太太就抱著得來不易的千金歡天喜地地回家。滿月酒宴,筆者也少不了忝居上座了。一次的成功使B太太勇氣倍增。一年之後又再次懷孕,同樣地也在三十四週緊急剖腹生產另一個一千八百公克的女嬰。
這個案例是筆者十五年前在國立護專婦幼中心的經驗。這對姊妹花現在已經上了中學了,成績相當不錯。筆者每次見到她倆時,總是說:「這是我的代表作」。
B太太的案例可說是最典型的「高危險妊娠」;要不是藉助現代產科學的知識及種種檢查的進步,相信B太太就要如相命先生所說的「命中註定無兒女」了。
有人生兒育女,簡單得像生蛋,有人或者像B太太一樣屢屢失敗,或者生出殘缺、智能不足的嬰兒,而致抱憾終身。事實上,現代進步的產科學、胎兒學及遺傳學的種種知識及技術,已經可以像B太太的案例一樣,發揮以前想像不到的功能來幫助這些家庭及夫妻。但是,首先要使孕婦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謂「高危險」的情況,才能去尋求特殊的醫療照護,來蒙受現代醫療科技的福祉。如圖一所示,很多情況都可能危及母體及胎兒的安全。
固然,發現有無高危險的情況是醫護人員的責任,但下列的計分方式也有助於孕婦了解自己的情況,從而據此尋求適當的醫療。
懷孕危險程度的評估:
每一項分:
□曾經懷過死胎或新生兒的死亡(知道原因的)。
□曾經懷孕過畸形兒或早產兒。
□肺結核或其他肺部疾病。
□麻醉劑(LSD)酒精中毒。
□吸煙(每天多於十五支)。
□貧血(血色素八~十公克)。
□身高小於一四九公分。
□體重小於四十公斤或大於七十公斤。
□初產年齡小於十六歲或大於三十五歲。
□經產年齡大於四十歲。
□生產次數超過六次。
□沒有產前檢查。
□未婚母親。
每項二分:
□流產三次以上。
□以前有過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
□輕度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亢進(註四)。
□多胎懷孕。
□臀位生產(經產婦)。
□產程進展不好。
□試產。
每項三分:
□長期不孕後才得到的懷孕。
□曾經懷過原因不明的死胎或新生兒的死亡。
□腎臟疾病。
□貧血(血色素低於八公克)。
□懷孕三十二周至三十六周的生產。
□懷孕超過四十二周生產。
□肝臟功能不好。
□子癎前驅症。
□臀位生產(初產婦)。
□懷疑或確定胎兒有異常。
□早期破水。
□羊水內有胎便。
□產程超過二十小時。
□有RH血型不合(輕度的)。
□以前曾經動過子宮的手術。
每項四分:
□嚴重的糖尿病。
□有症狀的心臟病。
□胎兒心跳不規則。
□懷孕後期有陰道出血。
每項五分:
□高血壓高於160/100。
□洋水過多。
□嚴重的RH血型不合。
□懷孕三十二周以前的早產。
前述B太太的例子,可以計分如下:
體重超重二十公斤以上 一分
流產三次以上 二分
輕度糖尿病 二分
原因不明死胎 三分
輕微高血壓 三分
通常,若超過四分則就屬於高危險妊娠,而必須由有經驗的婦產科專家來特別照顧。B太太共得十一分,當然是「高危險」,幸好,她能得到專門的照護,而得以償多年的心願。
圖1-導致懷孕危險的因素